深同网永久网址:www.szman5.com

占领全网的“镇魂女孩”,在现实中会支持同性恋平权吗?

资讯 szgay 6年前 (2018-09-13) 1853次浏览 0个评论

前段时间,一部由耽美小说改编的网剧《镇魂》圈了好大一波粉,很多女生为两个男主的CP着迷,纷纷自称“镇魂女孩”。

占领全网的“镇魂女孩”,在现实中会支持同性恋平权吗?

回想最近几年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卖腐”好像已经成了一种常见的操作。年轻观众们对荧屏同志形象的关注,也营造出一种氛围:公众对性少数群体的了解和认同已经很深了。

占领全网的“镇魂女孩”,在现实中会支持同性恋平权吗?

真的是这样吗?仔细想想,这种支持好像又是一种错觉。

尽管被提到的次数越来越多,但这个群体的真实形象对其他人来说似乎又是模糊而有偏差的:很多在荧屏上“萌CP“的观众,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是支持同志平权的人;对同性恋题材作品越发严格的审查,也阻碍了很多人进一步了解性少数群体……

许多人甚至不了解,性少数群体不只是指同性恋、双性恋等性取向少数群体,也包含变性人、跨性别者等性别认同的少数群体。

不去真正地了解ta们,理解、支持,就更无从谈起。

小王子访谈了身边的一些性少数朋友,整理出了5个ta们认为公众对性少数群体常见的误区。希望可以从这里开始,让更多人了解到性少数群体的不同侧面。

“性少数”=“同性恋”?

由于同性恋的“出镜率”比较高,所以当大家提到性少数群体时,第一反应就是同性恋。其实性少数群体涵盖更多人群,它包含更多元的性别和性倾向认同。

性少数群体在英文中最通用的表达是LGBTQ,即:女同性恋(Lesbian),男同性恋(Gay),双性恋(Bisexual),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认同不同的跨性别者(Transgender),酷儿(Queer)和/或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

这些多元性别人群,也希望自己被看见、被理解:

占领全网的“镇魂女孩”,在现实中会支持同性恋平权吗?

橙子26岁女Queer

平常大家一提到性少数群体,说得最多的就是LGBT(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L和G是比较常出现在公众视野的,B和T就会少一些。

我的自我认同是LGBT后面常常加的Q,这个Q既有Queer的意思,也有Questioning的意思。这个概念其实是为不愿意将自己的性别和性倾向认同限定在传统的性别二分论的一部分人而界定的。

作为Queer的我,既可能是喜欢同性,也可能喜欢异性,也可能对对方的性别完全不介意。具体说起来,酷儿可能更像是我们的一种态度。

性别和性倾向认同本来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在一个波谱上来回摇摆。facebook的56个非传统性别选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我而言,我希望更多人能在同性恋、双性恋等等之外,了解到性少数群体的更多方方面面。

你这么“娘”,

八成是个gay 吧?

平时讲到男同性恋时,大家对他们的印象似乎都有点“娘”。这些“娘”有时是相对正面的,比如很多女生都说想要“gay蜜”:与“直男”不同,他们都善解人意、精致好看。有些“娘”则是负面的,比如《非诚勿扰》中冯远征的角色,行为举止比较柔媚,在电影中作为笑料出现。

占领全网的“镇魂女孩”,在现实中会支持同性恋平权吗?

无论正面还是负面,都是可能是不太令人愉快的刻板印象:

Johnny  24岁男gay

前段时间好像有个男同题材的网剧热播,“gay蜜”这个概念就特别流行。经常看到女生说“我也好想有个gay蜜啊”,“有没有可爱的小gay来做我的闺蜜”,看了之后就很头大。

我有很多女生好朋友,但我们成为朋友,是因为我们意趣相投,并不因为我是gay。

我确实有很多同志朋友挺“娘”的,说话喜欢撒娇,带很多手势,但也有很多同志朋友很“爷们”。有一些朋友特别会穿衣打扮,每天出门前捯饬很久,看到我的穿着都要从头到脚评判一番,有一些则穿着很“直男”,人字拖大裤衩就满街晃。

这是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我觉得都挺好的。让我觉得有问题的是,经常有身边的人会说,“你一个gay怎么穿得这么邋遢”,或者“你看看那个人那么娘,你觉得他是不是gay”?

我觉得,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与人打交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是个人的选择。可能这样的特质在某个群体中更多地出现,但将它们归为这个特定群体的特质,很容易将这个群体标签化,掩盖群体中每个人的不同。

而这对于异性恋男生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难道他们注重穿衣打扮,或带有一些女性化的特征,就要被认为是gay了吗?

你们两个谁是“老公”

谁是“老婆”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BL小说、网剧中都对主角进行了明确的“攻受”设定,人们总会觉得,同性恋情侣也像异性恋一样,应该有相对应的“老公”、“老婆”的分工。

占领全网的“镇魂女孩”,在现实中会支持同性恋平权吗?

的确有一部分同性恋接受这样的设定,也觉得非常有趣,但有一些人并不这么看,会认为这本身也是一种偏见:

小树20岁女Lesbian

的是,别人会觉得同性恋的关系中也理所当然会分男性和女性两种角色,甚至当你告诉ta们你并不介意,也不愿意区分的时候,ta们会嘲讽:“怎么可能,那你们啪啪啪的时候谁在上面谁在下面?”

占领全网的“镇魂女孩”,在现实中会支持同性恋平权吗?

我自己不愿意区分谁是“攻”谁是“受”,因为我觉得,传统异性恋关系中的“男主外女主内”本身就是畸形的产物,在同性恋关系中,本来可以完全抛开这些,进行一场平等的恋爱关系,但还硬要把这套关系套进来,我只想说,何必呢?

就算在同志群体内部,这种角色分工有时也到了一种奇怪的地步。 对“T”的期待就是帅气霸道,对“P”的期待就是温柔体贴,如果不是,就可能是“不抢手”的状态。想一想,这不就是我们从小就抵触的“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的翻版吗?

男生女生都喜欢,

你该不会是个“渣男/女”吧?

与平权运动中常常出现的同性恋、更容易吸引关注的跨性别者相比,双性恋群体似乎更不容易被看见。

占领全网的“镇魂女孩”,在现实中会支持同性恋平权吗?

不被看见,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几率被误解:

蓝天28岁女Bisexual

在15岁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喜欢上另外一个女生。跟她开始只是普通朋友,后来越来越熟络,越来越亲近。直到有一天,她跟我表白了。当时有些惊慌失措,直接拒绝了。

但后来我回想起这段感情,会觉得我当时就是喜欢她啊,是恋爱中的那种喜欢,只是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太陌生,我不敢确认也不敢接受。

我觉得双性恋不像同性恋或异性恋那样容易确定,而是处在一个很模糊的地带。我们好像都会经过一个困惑期:我是只喜欢她一个人吗?还是对所有的同性都保持开放?后来我开始拥抱双性恋的身份,不再用性别这个元素去限制自己。

有时会遇到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有人会说:“男女都可以,那你们会不会比一般人更‘乱’一些?”

这种问题挺搞笑的,一个人喜欢异性也不会和全世界的异性发生关系,双性恋只是意味着我对恋爱对象的性别是开放的,而不是说我会同时与不同性别的人发生关系,也不意味着我会比单一性取向的人更容易不忠。

“为什么不干脆选择跟男生来走一条更容易的路呢?”这种问题也是同理。跟所有人一样,我被谁吸引根本就不是一件可以选择的事情,而是很多机缘巧合下的结果。

性少数群体中优秀的比例特别高?

从历史上的王尔德、图灵、达芬奇,到当代的张国荣、金星、蒂姆库克等等,越来越多各个领域的性少数群体出柜,给了更多人勇气与力量,也让很多人有了性少数群体平权的新论据:这么多优秀的人都是性少数,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ta们?

占领全网的“镇魂女孩”,在现实中会支持同性恋平权吗?

▲卷福在《模仿游戏》中饰演的图灵,曾因同性恋取向被政府迫害。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对性少数群体浪漫化的描述,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ta们可能是少数中的少数:

西西32岁男gay

我很喜欢看一些名人同志题材的影片小说,比如《模仿游戏》 《王尔德》 《杀死汝爱》 《丹麦女孩》,看到几十年前的ta们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下勇敢地生活,也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

不过,这并不是同志群体的常态。我没有看过相关研究,不敢说同志群体的生理构造会不会比异性恋群体在某些方面更加敏感,更容易有优秀的产出。但我知道的是,同志群体里也有很多普普通通的人。不只是艺术界、影视界里有同志,富士康的工人里,公共机构的公务员里,办公楼的普通白领里,也有很多同志。

平时大家觉得性少数群体里优秀的人很多,我觉得是因为整个社会环境对同志群体还非常不友好,所以只有当取得一定成就之后,ta们才更有底气“出柜”。剩下的大多数,不是不存在,而是“隐身”了。

浪漫化同志群体的形象,不利于大家去了解一个真实的同志群体,更不利于真正的来理解我们。

之前,一个身边的朋友向小王子出柜,小王子开玩笑地回应:“你是gay吗?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啊?”

他的回答是,“那你觉得,gay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是啊,我们平时对性少数群体的想象,很多都是基于我们所看到的,以及我们觉得ta们应该成为的样子。但这个数量庞大、“分类”复杂的群体,并不只被某些标签所绑定,而是由很多各不相同的人组成。

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以一个人的性别、性取向去划定ta最重要的属性,而是看到ta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无数种可能。只有这样,真正的平等与尊重才可能实现。

喜欢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